其實家暴不是近來變多,而是現在人比較敢說出來面對

上一輩的父母因為諸多環境因素,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較低

導致用暴力方式發洩

但隨著網路發達,許多人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有被家暴的經驗

以下,我們就來認識家暴!

 

家暴不只是肢體虐待,其他像言語侮辱、控制、限制他人生活也是家暴類型。

● 善妒、控制慾強、情緒化、缺乏同理心、有男尊女卑觀念者,是施暴者的高危險群

● 家暴報警後,一定要做筆錄,當作日後證據。

● 台灣男性遭家暴比例增加,有專門設置的「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

台灣去年(2014)家暴通報高達111,690件,

而且不只出現在一般民眾家庭,外表光鮮亮麗的名人,也深受家庭暴力所害。

除了已經被攤在陽光下的案例,其實更有許多受害者因為經濟、親友眼光、傳統價值觀等隱忍。

當家庭不再是避風港,而變成暴風雨,該怎麼辦?

 

怎樣才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虐待行為,

包含配偶(含同居關係)、親子、手足、四等親內。

另外,不是造成身體損傷才算家暴,精神虐待(包含)、高壓控管、性虐待、經濟虐待等也算!

@身體虐待:徒手或以器物傷害受虐者身體。

@精神虐待:辱罵或恐嚇傷害受虐者或其親友、寵物。威脅自殘、自殺,迫使他人順從,

@高壓控管:限制受虐者的行動自由、定下不合理的生活規定,如不讓人睡覺,用電話、

跟蹤等各種方式監控。不合理且不斷懷疑受虐者有外遇。斷絕受虐者聯絡親友及社交生活。

@性虐待: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逼看色情影片或圖片等。

@經濟虐待:剝奪受虐者經濟自主權,例如限制外出工作,無法決定如何使用金錢等。

 

為何會有家暴?

家暴大致可分為三個成因:

一、加害者人格特質

善妒、控制慾強、情緒化、缺乏同理心、有男尊女卑觀念者,是成為家暴者的高危險群。

二、原生家庭影響:

加害者的生長環境有時是決定家暴行為的主因。

孩童若在家暴環境中成長,學習到的親子、夫妻互動暴力模式,成長後會帶入成人世界中。

三、社會文化容許:

如果存在的社會對家庭暴力較容許,(如印度等 )另外,

傳統父系體制的家庭下,女性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所以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此種家庭背景下的男性,容易在耳濡目染之下,長大後成為加害者。

但是,家暴的成因並不是僅限上述原因。

例如,有些家暴者是由於精神、心理疾病,或是酒精、藥物濫用,才產生對家人使用暴力的意圖。

而且,家暴通常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並非單一原因。

另外,個人壓力過大,無法控制情緒,為了發洩壓力,也容易產生家暴行為,

可透過「PSTRI壓力測量表」,檢視自己是否該放鬆,以免釀成悲劇。

 

我被家暴了,該怎麼辦?

當被家暴時,請記住下列原則,不僅能讓自己的傷害減到最低,也能幫助自己更快速逃離家暴陰影。

1.保持鎮定,勿以言語刺激對方

2.暴力發生時,避免到家中危險的地方,如廚房、浴室、地下室、陽台等。

3.保護身體安全,尤其是頭、臉、胸、腹等主要部位。

4.大叫「救命」、「失火」,讓鄰居聽到。

5.報警或打113婦幼保護專線,讓員警阻止施虐者施暴,並且一定要報案做筆錄,當作日後證據

6.警察到達之前,盡量維持現場原狀,保留證物,

7.驗傷治療,開立診斷證明,拍照蒐集證據。

 

如何遠離家暴施虐者?

1.報警並聲請保護令,暴力發生後,即使隔了幾天,仍可報案,並作筆錄。

2.告訴鄰居、親友自己曾遭家暴,並請鄰居若聽到爭吵、呼救,立刻幫忙報警。

3.平時可利用錄音、錄影蒐集證據。

4.計畫離開路線,安排好時間、住宿地點,逃離施虐者。

5.準備好輕便提包,放置現金、提款卡、健保卡、備份鑰匙、身份證、

圖章、房契、存摺、家暴證據等重要物品,放置在安全地點,例如信任的親友家裡。

6.偷偷在銀行開戶,儲蓄金錢,以便獨立生活時使用。

 

我被家暴了,可以向誰求助?

第一時間除了向親友、鄰居求助外,撥打「婦幼保護專線」113,

系統會自動轉接到當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另外,還有為男性受害者專門設置的「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

協助男性處理家庭關係和家暴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吾 玉  的頭像
    吾 玉

    吾玉小說集

    吾 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